今年“315”晚会曝光了校园周边盲盒乱象,一时间盲盒引爆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点,校园盲盒究竟是什么?它对中小学生有怎样的影响?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Pat1:什么是校园盲盒?
盲盒,简单来说就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这种不确定的刺激会导致重复购买,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盲盒和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当下,校园周边衍生出“文具盲盒”、“卡片盲盒”、“抽奖红包”……风行于各个学校周边,引发学生购买热,甚至有些学生不惜用早餐钱买“盲盒”试试手气。
Pat2:为什么要治理校园盲盒?
“盲盒”等具有赌博性质的商品极易引起未成年人的购买欲,引发未成年人过度消费,养成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利于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
Pat3:我们做了什么?
4月1日下午,我院未检部门联合县市管局针对校园周边盲盒乱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联合检查人员实地调查了辖区内小学周边的文具店,重点检查各文具经营主体的资质是否合法有效;是否经营盲盒;经营的盲盒是否为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无标准或产品合格证的“三无”产品,是否存在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经调查,多家商铺存在销售盲盒、集卡换钱、现金红包等违规商品。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未检检察官对经营者进行严肃的法治教育,联合检查人员要求其立即整改,停售违规产品,市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违规商品进行没收。
Pat4:今后还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同向发力!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群体关爱、呵护未成年人,加入“检察蓝”,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